<一>、一般原則
1、單位及標度(刻度)溫度儀表的標度(刻度)單位,統一采用攝氏溫度(℃)。2、檢測(測試)元件插入長度的選擇應基于檢測(測試)元件插入被測介質溫度變化靈敏、具有代表性的位置。但一般來說,為了便于交換,整個設備通常選擇一到二檔長度。安裝煙道、爐膛和帶絕緣材料的砌體設備時,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。檢測(測試)元件的保護套材料不得低于設備或管道材料。如果成型產品的保護套太薄或不耐腐蝕(如鎧裝熱電偶),應增加保護套。安裝在易燃易爆場所的溫度儀表、溫度開關、溫度檢測(測量)元件和變送器應選擇防爆型。
1.精度等級
一般工業用溫度計:1.5級或1級。實驗室溫度計精確測量:0.5級或0.25級。2.測量范圍最高測量值不大于儀表測量范圍上限值的90%,正常測量值約為儀表測量范圍上限值的1/2。壓力溫度計的測量值應在儀表測量范圍上限值的1/2~3/4之間。3.當雙金屬溫度計滿足測量范圍、工作壓力和精度要求時,應優先考慮。一般選擇表殼直徑。φ100mm,在照明條件差、位置高、觀察距離長的地方,應選擇φ150mm。儀表外殼與保護管的連接方式一般為萬向型,軸向型或徑向型也可根據觀測方便的原則選擇。4.壓力溫度計適用于-80℃以下低溫、無法近距離觀察、振動和精度要求低的現場或現場顯示。5、玻璃溫度計僅用于測量精度高、振動小、無機械損傷、觀察方便的特殊場合。由于汞的危害,不應使用玻璃汞溫度計。6、基本儀表應在現場或現場安裝測量、控制(調整)儀表。7、溫度開關適用于表。7、溫度開關適用于溫度測量需要接觸信號輸出的場合。
1.檢測(測量)元件
(1)根據溫度測量范圍,選擇相應分度號的熱電偶、熱電阻或熱敏電阻。(2)熱電偶適用于一般場合。熱電阻適用于無振動場合。熱敏電阻適用于需要快速測量反應速度的場合。(3)根據測量對象對響應速度的要求,可選擇以下時間常數的檢測(測量)元件:熱電偶:600s、100s和20s三級:熱電阻:90~180s、30~90s、10~30s和<10s四級:熱敏電阻:1s。(4)根據使用環境條件,根據以下原則選擇接線盒:普通類型:條件好的地方;防濺、防水:潮濕或露天場所;防爆:易燃易爆場所;插座類型:僅適用于特殊場合。(5)一般可選擇螺紋連接方式,以下場合應選擇法蘭連接方式:安裝在設備、襯里管道和有色金屬管道上;結晶、疤痕、堵塞、強腐蝕介質:易燃、易爆、劇毒介質。(6)特殊場合使用的熱電偶和熱電阻:溫度高于870℃、還原性氣體、惰性氣體和真空場合氫含量大于5%,選擇鎢熱電偶或吹風熱電偶;設備、管道外壁、轉體表面溫度、表面或鎧裝熱電偶、熱電阻;包括硬固體顆粒介質、耐磨熱電偶;在同一檢測(測量)元件保護套中,選擇多點(分支)熱電偶;為節省特殊保護管材料(如鉭),提高響應速度或檢測(測量)元件彎曲安裝,可選擇鎧裝熱電偶2。變送器和標準信號顯示儀器的測量或控制系統,選擇變送器。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,建議選擇測量和變送一體化的變送器。3、顯示儀器(1)單點顯示選擇一般指示器,多點顯示選擇數字指示器,查閱歷史數據,選擇一般記錄器。(2)信號報警系統應選擇帶接觸信號輸出的指示器或記錄器。(3)多點記錄應選擇中型記錄器(如30點記錄器)。4、附屬設備的選擇(1)當多點共用顯示器時,應選擇質量可靠的切換開關。(2)用熱電偶測量1600℃在以下溫度下,當冷端溫度變化使測量系統不能滿足精度要求,且配套顯示儀器沒有冷端溫度自動補償功能時,應選擇冷端溫度自動補償器。(3)補償導線a.補償導線或補償電纜應根據熱電偶的支數、分度號和使用環境條件選擇。b.根據使用環境溫度選擇不同級別的補償導線或補償電纜-20~+100℃-40~+250℃選擇耐熱級。c.有間斷電加熱或強電、磁場,應選擇屏蔽補償導線或屏蔽補償電纜。d.根據敷設長度的往復電阻值和配套顯示儀器、變送器或計算機接口允許輸入外部電阻確定補償導線的截面積。